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、生活、生态、生命和体验‘四生一体’的农业经营方式,吸引消费者前来观赏、品尝、购物、劳作、体验、休闲、教育、养老、度假等,围绕“农”字开展相关经营活动。休闲农业有机的将第一产业(农业)和第三产业(旅游及服务业)相结合,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涌入这个行业,最终大部分被拍“死”在了沙滩上,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。只是单纯复制别人的模式注定不会长久,各行业都在日异月新的变化,特别是休闲农业,需要与客户面对面, ‘好’与’坏’一眼便知。
一、模式上,“重农轻闲”
休闲农业,主要做的不是一产的农产品。而是整体的景观,场景,氛围和生活气息,是无形的服务,其核心是“客流”,赚的是餐饮,住宿,门票,娱乐等综合收入,而不只是一产的农产品,很多庄主们恰恰相反,例如采摘园,只注重产品技术而忽略客户所需,采摘哪都有,为啥来你家?
二、规模上,盲目贪大
太多投资休闲农业的人,盲目贪大,动不动就几百亩上千亩,生怕太小了别人看不到它,这又不是规模种植,也不是机械化生产,白花花的银子扔在那么多地里不心疼吗?其实,有经验的庄主都知道,休闲农业的核心是人,卖的是产品和服务。所以找到合适的地理位置很重要,距离城区要有合理的车程,一般行驶时间,一线城市2小时以内,中小城市1小时以内。
三、运营上,营销乏力
最常用的营销方式,就是公众号、朋友圈、QQ群,园子里有什么新活动了,提前发一下朋友圈之类的,这就算“营销”了。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过去时了,很多庄主对于园区的宣传,没有一个系列的推广计划。比如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不同的主题如何渲染?线上+线下模式该怎么操作?营销最主要的目的是吸引客流,赚取收入。门可罗雀,谁来为投入买单?
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独特的生产、生活环境,挖掘农村丰富的自然、景观、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等资源,提供具有特色的观光休闲、农事体验、科普教育等休闲服务和农产品。如何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,开辟一条富有竞争力的农业发展新路,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。
1、加强宣传,提高发展休闲农业认识
激发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,让农民认识“自身”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,要成为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。认识发展休闲农业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,促进农村经济发展。认识农村发展更需要农民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城市文明,在多层面的交流中,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,促进城乡和谐发展。
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要重视休闲农业的市场推广和信息发布:善用媒体,充分利用电视、报刊、网络等各种媒体,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休闲农业园,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,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、支持和发展休闲农业
2、突出特色,确保休闲农业健康发展
(1)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规划是发展休闲农业的龙头,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依据。首要的工作是制定科学发展规划。坚持科学发展观,密切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,把发展休闲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,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之中,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。
(2)坚持以“农”为本 把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、农村进步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紧紧依托农业特色、优势和高效农业,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把农民是否拥护、农民是否受益作为衡量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准。
(3)打造旅游品牌调查分析本地区的区位条件、资源优势、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条件,明确区域功能定位,确定发展方向,制定发展目标,构建主导产业,树立旅游品牌。
(4)突出乡村特色,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、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,因地制宜、合理布局,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,突出乡村特色,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;重视乡村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,防止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,走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