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走进新时代,
田园迎接好风光

如何做好茶营销,怎么讲好茶故事?

11月1日下午,广东茶叶营销与品牌发展峰会在大埔县举行。会上,国内知名行业专家、营销专家、品牌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“做优做强广东茶产业”为主题,深入探讨广东茶品牌、营销之路,共同为广东、梅州茶产业把脉支招。

新纪元茶业营销:转变营销方式 提升客户体验

科技的创新、互联网的发展将茶业带进营销新纪元。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茶叶营销?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对此进行探讨。

“技术创新只是手段,它可以提高营销的效率,但不能改变营销的本质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建议,推进数字农业的新基建,从生产、加工、物流、销售、金融等方面实现全链条的贯通,探索“新农业+新零售”合作新模式。“直播带货可以提高客户体验,但是需要做大量的沉淀、设计和准备,同时要注意低价销售会稀释自身品牌的问题。”姜爱芹说,企业直播,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和明确分工,要做好直播方案策划、变现规划,打通线上线下,才能建立客户信任,实现流量转化。

“在中国从来不缺好茶,缺的是好营销、好的茶叶品牌。茶的营销要跟茶的本源相结合。”广东营销学会会长杨洪认为,借助于事件进行营销或者进行品牌传播,可以事半功倍。如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叶营销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,茶企可以借助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,做好茶这一健康饮品的营销。“大埔县是世界长寿乡、中国最美小城、中央苏区县,我们可以整合长寿、美丽大埔、红色等元素,创造很好的营销故事来传播,重新塑造大埔茶品牌。”

“年轻人眼中的茶是可移动,可社交,可场景化、百搭的。因此,互联网时代,传统茶要“圈粉”年轻人,则要改变茶营销的方式,要以‘新消费品思维’做产品。”广东任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拥军认为,在打造产品时,要将茶饮品化,将茶符号植入利用年轻人的社交符号圈层中,打造具有社交货币属性的“超级爆品”出来。同时,要巧用互联网思维,结合流行话术、消费场景等叠加,如重体验+轻宣教的场景内容等,激发年轻人消费欲望。

新时代茶品牌打造:注重制度建设 提升茶叶品质

一片茶如何做好品牌建设、讲好产业故事?会上,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结合自己研究成果或品牌发展经验,探索茶叶品牌成长路径。

“茶企做不大、品牌做不响,与普遍不重视制度建设密切相关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提出,茶叶品牌建设的“两大”硬核主要是产品质量和制度文化。茶叶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公平、道德、环保的原则,将经营理念和要做的事情用制度来规范,形成制度管理和制度文化。在此基础上,品牌塑造要围绕“差异化”展开,“差异化”能够通过“标准化”形成稳定、可持续的“差异化核心价值”表达。“比如我根据嘉应炒青独特的板栗香、炒米香,将其取名为‘梅州暖肚茶’,梅州茶叶在品牌建设上完全可以实现整合、规划、再出发。”他说,茶叶品牌建设的“两大”硬核主要是产品质量和制度文化。

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、总裁谭琼以自身企业的发展分享品牌打造的经验。在她看来,品牌的打造不应该一味追求高端,最重要的是与消费者搭建“最深信任、最短距离”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最大的信任来源于安全,所以首先要保证茶叶种植、采摘、加工、包装等各个流通环节的安全。其次,要尽可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,让他们买到最方便使用的产品。“市场需求一直在变,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产品,打破原有设计的传统思维,把产业价值链条发挥到最大。”谭琼说。

“好的茶叶是,懂茶的人喝了知道是好茶,不懂的人喝了也能感觉到这是好的茶。”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法卫说,该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有了品牌意识,始终坚持品质优先、品牌开拓市场的理念,二十多年如一日,坚持用心做好茶,打造自己的品牌。他认为,打造茶品牌,首先要保证茶叶质量,要选对茶叶品种,选择适合的地理位置种植,还要有精良的制作工艺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农业 » 如何做好茶营销,怎么讲好茶故事?

评论 抢沙发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