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走进新时代,
田园迎接好风光

农业电商业态中社群经济与社群营销务必要重视起来

农业电商业态有哪些?社群经济与社群营销为何要重视?

《人民日报》登过一篇社论,不赞成互联网电商和小商小贩抢饭碗。站在您的角度,您看到过的各种分销渠道、营销模式,哪一种是更有利于农业发展?

整体来讲,我特别反对食物产品拼团。我最多就用下卫生纸拼团,拼着买非常便宜的东西。

生活用品、理发、穿衣服……,这些充其量是审美观的问题。但同样的食物,它营养成分完全不一样。我们小时候吃一根黄瓜就够了,但是你现在吃两根也没有味儿,因为它的营养成分已经变得非常少了。食物不新鲜了,品质不高,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。我特别关注在食物的购买。你省下来的钱,一定会拿去医院排队买药。

所以,通过人的信任来传播优质食品,自个儿亲身去用,感觉到好了,然后给亲戚朋来推荐。介绍给我产品的人,我要给他一定的佣金,因为他给我送了健康、营养,那是应该给他的。这里面除了价格的问题外,还有一个温情所在。

农业只管生产不管卖,生产得越多,农产品价格就越便宜。每年只要一丰收就开始减产,农民反而赚不到钱。在这方面,我很想知道,如果是你们是社群电商标杆的话,凭的是什么?你们的成绩在哪儿?

农业电商,各种各样的业态都有。但从消费端用户去买东西,不外乎三种行为。

就一种是“搜”,我自己知道我想要什么,有明确的购物目标,搜关键词去找东西;第二种是“逛”,大卖场,百货商场,或者说视频号、抖音,用户在闲逛的实体店或者内容过程当中,偶然临时决定购物;还有一种就是“推”,我们买雪梨膏,他不是逛,也从没有想过主动去找,而是他的朋友亲戚,用过雪梨膏,推荐给身边的人。

最容易产生恶性竞争的就是“搜”,因为他主动去买东西,他就一定会货比三家。消费者不是内行,不会深度思考,最容易比的就是标价牌上那个数字。有些人他只看到标价、个头大小,就忘记了份量、规格、品种。

社群电商是基于熟人社交、理性消费的一种商业形态。消费者认知很肤浅,你三秒钟决定的那种行为,有一个比你更内行又信得过的人,他用三个月的时间帮你思考(把关)。在熟人社交圈里面形成的购物行为,它要经得住时间考验,比起“搜”、“逛”这种冲动型购物,更有保障。

在农产品这个板块,社群电商占比越来越大的话,将双向有利: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者脱离恶性竞争的苦海;另外一方面,从根源上解决消费者食品健康的问题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农业 » 农业电商业态中社群经济与社群营销务必要重视起来

评论 抢沙发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