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,反映了降水与气温的关系,意味着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度较高。在北方,小雪节气后,天气会进一步变冷,降雪也会增多,在民间,小雪节气也是腌酸菜的时节,在秦岭山区,妇女们会将收获的包菜(莲花白)洗干净,切碎,放到缸里腌起来作为冬天的蔬菜。
不过对于乡村的老人而言,如何迈过小雪之后的漫长冬季这个坎,都将是一场巨大的考验,尤其是那些位于山区的留守和独居老人而言,湿冷风寒、衣食住行、孤独寂寞、疫情封控……每一道都是近乎无解的送命难题。
馓饭是乡村老人的“好饭”
山里老人们的冬季日常生活虽然显得很冷清和寂寞,但一些老人还是尽量延续着十分传统、简朴但充满热情的冬季饮食生活方式。
在关中陕南一带,冬季属于农闲季节,人们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,因此也将一日三餐减少为一日两餐,大大减少了日常的食物消耗。我们到村民家去走访,如果赶上饭点,老人们都会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坐下来一起吃饭,上午十点多时是早餐,会给我们盛一碗玉米面馓饭,配着辣椒油或者腌包菜,下午三四点则是晌午饭,一般是简单的汤面或者油泼面,碗里放几片青菜,配菜仍然是腌包菜。饮食虽然很简单,但是却很温馨。
馓饭是西北地区农村比较普遍的一种地方美食,制作简单,味道清香松软,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食用,在甘肃会宁一带有“馓饭搅团,娃娃老汉的好饭”的民谚流传。因为娃娃(小孩子)的乳牙还没有长出来,老汉(老人)的槽牙也掉了,不需要咀嚼的馓饭自然奉为老年人饮食上品。和其他的食物相比,制作馓饭可谓相对简单,也不要太多力气,人们先在锅里将水烧开,然后将玉米糁或者其他杂粮细细撒入开水中,同时用筷子朝一个方向不停搅拌,边撒边搅,然后用温火熬煮,待结成团,成为黏稠的浆糊状,盖上锅盖焖几分钟,即成馓饭。食用馓饭时也十分讲究,需要用筷子顺着碗沿一层层地拨,蘸着碗沿边的辣椒油吃,不可在碗里乱搅,不然容易变清汤稀水了,因此馓饭在某些地方也被戏称为“水围城”。